春不捕鱼,夏不酿酒。漫长岁月里,先民们从劳动中获取的经验,依然适用于今天。所以,夏季休整是酿酒师傅阳耀中多年的习惯,也是一个好的酿酒师傅对自然规律的尊崇。布满岁月痕迹的老酒厂,已经陪着老阳一起,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。再过几天,天气转凉,地里高粱成熟,老作坊又该酿新酒了。
春不捕鱼,夏不酿酒。漫长岁月里,先民们从劳动中获取的经验,依然适用于今天。
所以,夏季休整是酿酒师傅阳耀中多年的习惯,也是一个好的酿酒师傅对自然规律的尊崇。
布满岁月痕迹的老酒厂,已经陪着老阳一起,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。
再过几天,天气转凉,地里高粱成熟,老作坊又该酿新酒了。
高桥美酒:高粱红,白酒香
处暑过后,气温日差逐渐增大,高粱进入最后的成熟期。近段时日,齐力村村支书唐忠泽,几乎每天都要到高粱地里去走一走、瞧一瞧。早些年,大量劳动力外出,土地撂荒严重,高桥镇涉及6个村的1500多亩土地,通过“宜机化”改造,如今都种上了高粱。
作为村里置办的集体产业,长在地里的每一株高粱,都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。所以,唐忠泽比任何人都希望眼前这片红通通的高粱,能够迎来一个好的收成。高桥的场镇上,从来不乏卖酒的店铺和酿酒的作坊。高桥人对酒的钟爱,近乎于一种传统,不仅仅是简单的钟情于酒的香气、口感,还有那世代相传的酿酒技艺。
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,开州境内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零星分布,全年产酒量达3000余吨,除了自供以外,还销往周边地区。紫水的豆腐,高桥的酒,麻柳的花椒不绝口。这是当地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顺口溜,高桥的酒,之所以流传民间,自有其独到之处。
高桥人有种植高粱的传统,这种传统伴随着经久不散的酒香,在这大山里一直延续到今天,一茬茬高粱,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脱粒而出,这是一年之中,最忙碌的时节。
民间流传有“好山好水出好酒”的行话,如果说自然山水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那么,原料的自给自足和技艺的传承,是高桥的酿酒业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的重要原因。
从粮食到酒,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,需要经过蒸粮、下曲、发酵等十多道繁琐的工序。可不管时间如何变幻,多少年来,在这里传统酿造工艺一脉相承。
陈详胜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酿酒经验的老师傅,一年之中,他大部分时间都忙碌在作坊里,老陈深知“煮酒熬糖充不了老行”的说法,意思就是不管你经验多么丰富、技术多么娴熟,在气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,各个环节都要随时保持观察才行,经验无法替代细心,酿酒过程,环环相扣,每一环节老陈都固执的坚持自己把关,淡淡的酒香,弥漫在蒸腾的热气中,时间与火候的交融,慢慢蒸馏出晶莹剔透的酒体。丰满柔顺,口感醇厚,这是老陈对自己酿造出的酒,最满意的地方。
一杯清酒,芳香如故
山间飘起的酒香
在一代代高桥人的记忆里流传
在这饱含深情的土地上,大大小小的作坊,每年能够酿造出三十多万斤白酒。这些酒不仅供给开州本地和周边地区,还有一部分随着高桥人的脚步流向了更远的地方……